《论遁月日时》
原文
夫命以年为本为父,月为兄弟僚友,日为主为妻为己身,时为子孙为帝产为平生荣辱之首。又曰年为根,月为苗,日为花,时为实,故苗无根不生,实无花不结。所以遁月从年,遁时从日。遁月即甲己之年,正月起丙寅,二月丁卯,顺行十二月。
古歌曰:甲已之年丙作首,乙庚之岁戊为头,丙辛之岁寻庚上,丁壬壬位顺行流,更有戊癸何处起?甲寅之上好追求。
遁时如甲子日子时生人即甲己,还加甲,便知子时乃甲子,丑时乃乙丑,顺行十二时。
古歌曰:甲己还加甲,乙庚丙作初,丙辛从戊起,丁壬庚子居,戊癸何方发?壬子是直途。
月时之法,取天干合数,阴阳之配也。既取合数,自生化数,月则取生,时则取克。假如甲己化土,火生土故,月起丙寅;水克土故,时起甲子。月遁起寅,人生于寅之义,东作方兴之时也;时遁起子,天开于子之义,一阳方生之候也。究而言之,则皆相生而转,回圈无端焉。盖上古历元年甲子,月甲子,日甲子,时甲子,甲己起,甲子祖于此也。有甲子则乙丑、丙寅顺布十二宫,阳生阳,阴生阴,相间一位,同类为夫妇。是起月之法,不外起时之中矣。
解读
人的命数以年柱作为根本、比作父亲,月柱比作兄弟和同僚朋友,日柱代表命主自身、也代表妻子,时柱代表子孙、代表帝王赐予的产业,是一生荣辱的关键。又说年柱如同植物的根,月柱如同植物的苗,日柱如同植物的花,时柱如同植物的果实,所以苗没有根就无法生长,果实没有花就不能结成。因此推算月柱要依据年柱,推算时柱要依据日柱。推算月柱的方法是,遇到甲年和己年,正月的干支从丙寅开始,二月是丁卯,依次顺推到十二月。
古代的口诀说:逢甲年和己年,正月的月干支是丙寅;逢乙年和庚年,正月的月干支是戊寅;逢丙年和辛年,正月的月干支是庚寅;逢丁年和壬年,正月的月干支是壬寅;那么逢戊年和癸年呢?正月的月干支是甲寅,按照这样的规律去推算就可以了。
推算时辰时,比如甲子日的子时出生的人,按照“甲己还加甲”的口诀,就可以知道该日子时是甲子时,丑时是乙丑时,以此顺序推算十二个时辰。
古代的歌诀说:“甲日和己日,子时起配甲干,即甲子时;乙日和庚日,子时起配丙干,即丙子时;丙日和辛日,子时起配戊干,即戊子时;丁日和壬日,子时起配庚干,即庚子时;戊日和癸日,子时起配壬干,即壬子时。”
月时的推算方法,是采用天干的合化之数,这体现了阴阳的配合。既然选取了合化之数,自然会衍生出相关的生克之数,月份的推算取生数,时辰的推算取克数。例如甲己合化土,因为火生土,所以月的干支从丙寅开始;因为水克土,所以时的干支从甲子开始。月的干支遁法从寅开始,这寓意着人出生于寅时,是春耕劳作刚刚兴起的时候;时的干支遁法从子开始,这寓意着天在子时开辟,是阳气刚刚萌生的时刻。深入探究的话,它们都是相生而循环流转,没有尽头。上古历法的元年是甲子年,该年正月是甲子月,当日是甲子日,当时是甲子时,甲己的推算起始,其根源就在于此。有了甲子,那么乙丑、丙寅等就会依次排布在十二宫,阳干生阳干,阴干生阴干,相间一位,同类的干支如同夫妇。所以起月的方法,其实就包含在起时的方法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