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胎元》

原文

夫胎者,受形之始,故易乾知太始,以形言也;月者,成气之时,故传曰积日以为月,以气言也。今谈命或不以胎月为重,殊不思胎月是四柱之根苗,日时虽为紧,若不犯破胎月,或乘旺气禄马之处则为福尤多,或日时之吉而为胎月所犯,则吉亦归无用。是胎月最为枢要。

胎元之取,唯有一法,以当生前三百日为十月之气,乃是受胎之正,譬甲子日生便以甲子为受胎之日,盖五六计三百日,看其生日在何月中有,则闰在其中矣。且如戊子生人甲寅月乙丑日,须于半月前十月或十一月内,寻当生乙丑日,乃是三百日之正胎。

解读

胎儿,是形成身体的开始,所以《易经》说“乾知太始”,这是从形体方面来说的;月份,是形成气的时间,所以经传上说“积日以为月”,这是从气的方面来说的。如今谈论命理有的人不把胎月看得重要,却根本没有想到胎月是四柱八字的根苗,日柱和时柱虽然很关键,但如果不冲犯破坏胎月,或者处于旺气、禄马所在之处,那么福气就会更多;如果日柱和时柱显示吉利,但被胎月冲犯,那么吉利也会变得没有用处。所以胎月是最为关键重要的。

推算胎元只有一种方法,把出生前三百天当作十个月的时间,这才是受孕的准确时间。比如在甲子日出生,就把甲子日当作受孕之日。因为五乘以六十是三百天,看出生日在哪个月里,闰月也包含在其中。例如,出生年干支是戊子,出生月干支是甲寅,出生日干支是乙丑,就必须在半月前的十月或者十一月里,找到出生的乙丑日,这就是受孕三百天的准确胎元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