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纳音取象》

原文

昔者,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,号曰花甲子,其花字诚为奥妙,圣人借意而喻之,不可著意执泥。夫自子至亥十二宫,各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之属,始起于子为一阳,终于亥为六阴,其五行所属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在天为五星,于地为五岳,于德为五常,于人为五脏,其于命也为五行。是故甲子之属乃应之于命,命则一世之事。故甲子纳音象,圣人喻之,亦如人一世之事也。何言乎?子丑二位,阴阳始孕,人在胞胎,物藏根,未有涯际;寅卯二位,阴阳渐开,人渐生长,物以拆甲,群葩渐剖,如人将有立身也;辰巳二位,阴阳气盛,物当华秀,如人三十、四十而有立身之地,始有进取之象;午未二位,阴阳彰露,物已成齐,人至五十、六十,富贵贫贱可知,凡百兴衰可见;申酉二位,阴阳肃杀,物已收成,人已龟缩,各得其静矣;戌亥二位,阴阳闭塞,物气归根,人当休息,各有归著。详此十有二位先后,六十甲子可以次第而晓。

甲子乙丑何以取象为海中之金?盖气在包藏,有名无形,犹人之在母腹也;壬寅癸卯绝地存金,气尚柔弱,薄若缯缟,故曰金泊金;庚辰辛巳以金居火土之地,气已发生,金尚在矿,寄形生养之乡,受西方之正色,乃曰白蜡金;甲午乙未则气已成,物质自坚实,混于沙而别于沙,居于火而炼于火,乃曰沙中金也;壬申癸酉气盛物极,当施收敛之功,颖脱锋锐之刃。盖申酉金之正位,乾值壬癸,金水淬砺,故取象剑锋而金之功用极矣;至戌亥则金气藏伏,形体已残,锻炼首饰,已成其状,藏之闺阁,无所施为,而金之功用毕,故曰庚戌辛亥钗钏金。壬子癸丑何以取象桑柘木?盖气居盘屈,形状未伸,居于水地,蚕衰之月,桑柘受气,取其时之生也;庚寅辛卯则气已乘阳,得栽培之势力其为状也,奈居金下,凡金与霜素坚,木居下得其旺,岁寒后凋,取其性之坚也,故曰松柏木;戊辰己巳则气不成量,物已及时,枝叶茂盛,郁然成林,取其木之盛也,故曰大林木;壬午癸未,木至午而死,至未而墓,故杨柳盛夏叶凋,枝干微弱,取其性之柔也,故曰杨柳木;庚申辛酉,五行属金而纳音属木,以相克取之。盖木性辛者,唯石榴木;申酉气归静肃,物渐成实,木居金地,其味成辛,故曰石榴木;观他木至午而死,惟此木至午而旺,取其性之偏也。戊戌己亥,气归藏伏,阴阳闭塞,木气归根,伏乎土中,故曰平地木也。丙子丁丑何以取象涧下水?盖气未通济,高段非水流之所,卑湿乃水就之乡,由地中行,故曰涧下水;甲寅乙卯,气出阳明,水势恃源,东流滔注,其势浸大,故曰大溪水;壬辰癸巳,势极东南,气傍离宫,火明势盛,水得归库,盈科后进,乃曰长流水也;丙午丁未,气当升降,在高明火位,有水沛然作霖,以济火中之水,惟天上乃有,故曰天河水;甲申乙酉,气息安静,子母同位,出而不穷,汲而不竭,乃曰井泉水;壬戌癸亥,天门之地,气归闭塞,水历遍而不趋,势归乎宁谧之位,来之不穷,纳之不溢,乃曰大海水也。戊子己丑何以取象霹雳火?盖气在一阳,形居水位,水中之火,非神龙则无,故曰霹雳火;丙寅丁卯,气渐发辉,因薪而显,阴阳为治,天地为炉,乃曰炉中火也;甲辰乙巳,气形盛地,势定高冈,传明继晦,子母相承,乃曰覆灯火也;戊午己未,气过阳宫,重离相会,炳灵交光,发辉炎上,乃曰天上火也;丙申丁酉,气息形藏,势力韬光,龟缩兑位,力微体弱,明不及远,乃曰山下火也;甲戌乙亥谓之山头火者,山乃藏形,头乃投光,内明外暗,隐而不显,飞光投乾,归于休息之中,故曰山头火也。庚子辛丑何以取象壁上土?气居闭塞,物尚包藏,掩形遮体,内外不交,故曰壁上土;戊寅己卯,气能成物,功以育物,发乎根,壮乎萼蕊,乃曰城头土也;丙辰丁巳,气以承阳,发生已过,成齐未来,乃曰沙中土也;庚午辛未,气当承形,物以路彰,有形可质,有物可彰,乃曰路傍土也;戊申己酉,气以归息,物当收敛,龟缩退闲,美而无事,乃曰大驿土也;丙戌丁亥,气成物府,事以美圆,阴阳历遍,势得其间,乃曰屋上土也。

馀见路旁之土播殖百谷,午未之地,其盛夏长养之时乎?大驿之土通达四方,申酉之地,其得朋利亨之理乎?城头之土取堤防之功,五公恃之,立国而卫民也;壁上之土明粉饰之用,臣庶资之,爰居而爰处也;沙中之土,土之最润者也,土润则生,故成齐未来而有用;屋上之土,土之成功者也,成功者静,故止于一定而不迁。盖居五行之中,行负载之令,主养育之权,三才五行皆不可失;处高下而得位,居四季而有功。金得之锋锐雄刚,火得之光明照耀,木得之英华越秀,水得之滥波不泛,土得之稼穑愈丰。聚之不散,必能为山,山者,高也;散之不聚,必能为地,地者,原也。用之无穷,生之罔极,土之功用大矣哉!五行取象,皆以对待而分阴阳,即始终而明变化。如甲子乙丑对甲午乙未,海中沙中,水土之辨,阴阳之分也;壬寅癸卯对壬申癸酉,金泊剑锋,金木之辨,刚柔之别也;庚辰辛巳对庚戌辛亥,白蜡钗钏,乾巽异方,形色各尽也;壬子癸酉对壬午癸未,桑柘杨柳,一曲一柔,形质多别也;庚寅辛卯对庚申辛酉,松柏石榴,一坚一辛,性味迥异也;戊辰己巳对戊戌己亥,大林平地,一盛一衰,巽乾殊方也;戊子己丑对戊午己未,霹雳天上,雷霆挥鞭,日月同照也;丙寅丁卯对丙申丁酉,炉中山下,火盛木焚,金旺火灭也;甲辰乙巳对甲戌乙亥,覆灯山头,含光畏风,投光止艮也;庚子辛丑对庚午辛未,壁上路旁,形分聚散,类别死生也;戊寅己卯对戊申己酉,城头大驿,东南西北,坤艮正位也;丙辰丁巳对丙戌丁亥,沙中屋上,乾湿互用,变化始终也。

圆看方看,不外旺相死休;因近取远,莫逃金木水火土。以干支而分配五行,论阴阳而大明终始。天成人力相兼,生旺死绝并类。呜呼!六十甲子圣人不过借其象以明其理,而五行性情、材质、形色、功用无不曲尽而造化无馀蕴矣。

解读

从前,黄帝把天干地支中的甲子进行区分并搭配成六十组,称为花甲子,这个“花”字确实十分奥妙,圣人借助它来作比喻,不能刻板地去理解。从子到亥这十二宫,各有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的属性。从子开始为一阳,到亥结束为六阴。五行所对应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在天上是五星,在地上是五岳,在品德方面是五常,在人体是五脏,在命理中就是五行。所以,甲子之类是与命理相对应的,命理关乎人一生的事情。因此,甲子纳音之象,圣人用它来作比喻,也就如同人一生的事情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子丑这两个位置,阴阳刚刚开始孕育,就像人还在胞胎之中,万物的根基刚刚藏于地下,还没有明显的迹象;寅卯这两个位置,阴阳逐渐展开,人渐渐成长,万物开始破壳而出,各种花朵逐渐绽放,就像人即将有安身立命的基础;辰巳这两个位置,阴阳之气旺盛,万物正处于繁华秀丽的阶段,就像人到了三十、四十岁有了立足之地,开始有进取的迹象;午未这两个位置,阴阳的特征明显地显露出来,万物已经成熟整齐,人到了五十、六十岁,富贵贫贱就可以知晓了,各种兴衰也都能看出来;申酉这两个位置,阴阳呈现肃杀之气,万物已经收获完成,人也像龟一样收缩起来,各自处于安静的状态;戌亥这两个位置,阴阳处于闭塞状态,万物的气息回归根本,人应当休息,各自有了归宿。详细了解这十二个位置的先后顺序,六十甲子就可以依次弄明白了。

甲子、乙丑年为什么取象为海中之金呢?大概是因为其气尚在包藏之中,有名而无形,就好像人还在母亲的腹中一样;壬寅、癸卯年是绝地存金,其气还很柔弱,薄得像丝织品,所以叫做金泊金;庚辰、辛巳年,金处于火土之地,气已经开始生发,金还在矿石之中,寄形于生养之乡,呈现出西方的正色,所以叫做白蜡金;甲午、乙未年,气已经形成,物质自然坚实,混在沙中却又与沙不同,处于火中又经过火的锻炼,所以叫做沙中金;壬申、癸酉年,气盛物极,应当施展收敛的功效,如脱颖而出的锋锐之刃。因为申、酉是金的正位,乾对应壬、癸,金经过水的淬砺,所以取象为剑锋,金的功用发挥到了极致;到了戌、亥年,金气藏伏,形体已经残缺,锻炼成首饰,已具有其形状,藏在闺阁之中,没有什么作为了,金的功用也就结束了,所以庚戌、辛亥年叫做钗钏金。 壬子、癸丑年为什么取象为桑柘木呢?大概是因为其气处于盘屈状态,形状还未伸展,处于水地,是蚕衰的月份,桑柘承受生气,取这个时候的生机;庚寅、辛卯年,气已经乘阳,得到栽培的势力,它的形状,无奈处于金之下,凡是金与霜一样坚硬,木处于其下能得旺盛,岁寒之后才凋零,取它本性的坚贞,所以叫做松柏木;戊辰、己巳年,气还不成规模,但物已到了时节,枝叶茂盛,郁郁葱葱成为树林,取树木的繁盛,所以叫做大林木;壬午、癸未年,木到午位而死,到未位入墓,所以杨柳在盛夏时叶子凋零,枝干微弱,取它本性的柔弱,所以叫做杨柳木;庚申、辛酉年,五行属金而纳音属木,是按照相克的原理来取象。大概木性辛辣的,只有石榴木;申、酉之气归于静肃,万物逐渐成熟结果,木处于金地,味道变得辛辣,所以叫做石榴木;看其他树木到午位就死亡,只有这种木到午位却旺盛,取它本性的独特。戊戌、己亥年,气归藏伏,阴阳闭塞,木气归根,潜伏在土中,所以叫做平地木。 丙子、丁丑年为什么取象为涧下水呢?大概是因为气还未通畅,高的地方不是水流的去处,低洼潮湿的地方才是水汇聚的地方,水从地下流动,所以叫做涧下水;甲寅、乙卯年,气从阳明而出,水势依仗源头,向东奔流灌注,水势逐渐增大,所以叫做大溪水;壬辰、癸巳年,水势到了东南极盛之处,气靠近离宫,火光明亮火势旺盛,水得以归入库中,满了坑洼再向前流,所以叫做长流水;丙午、丁未年,气处于升降之时,在高明显赫的火位,有水充沛得像下雨一样,来接济火中的水,只有天上才有,所以叫做天河水;甲申、乙酉年,气息安静,子母处于同位,水流出而不会穷尽,汲取也不会枯竭,所以叫做井泉水;壬戌、癸亥年,是天门之地,气归于闭塞,水流遍各处而不再奔流,水势归于宁静之位,来而不穷,容纳也不会溢出,所以叫做大海水。 戊子、己丑年为什么取象为霹雳火呢?大概是因为气处于一阳之时,形处于水位,水中的火,不是神龙就不会有,所以叫做霹雳火;丙寅、丁卯年,气逐渐发出光辉,凭借柴薪而显现,阴阳相互作用,天地就像熔炉,所以叫做炉中火;甲辰、乙巳年,气和形在旺盛之地,势定在高冈之上,光明与晦暗交替,子母相互承接,所以叫做覆灯火;戊午、己未年,气经过阳宫,重离相会,灵光照耀相互辉映,发出光辉向上燃烧,所以叫做天上火;丙申、丁酉年,气息和形都隐藏起来,势力收敛光芒,像龟缩在兑位,力量微弱身体柔弱,光亮照不到远处,所以叫做山下火;甲戌、乙亥年叫做山头火,山是藏形的地方,头是投射光芒之处,内明外暗,隐藏而不显现,光芒投射到乾位,归于休息之中,所以叫做山头火。 庚子、辛丑年为什么取象为壁上土呢?气处于闭塞状态,万物还在包藏之中,掩盖形体遮蔽身体,内外不相交,所以叫做壁上土;戊寅、己卯年,气能够成就万物,功劳在于养育万物,从根上生发,使花蕊茁壮,所以叫做城头土;丙辰、丁巳年,气承接阳气,生发已经过去,成熟还未到来,所以叫做沙中土;庚午、辛未年,气应当承载形体,万物得以彰显,有形体可以作为本质,有事物可以彰显,所以叫做路傍土;戊申、己酉年,气归于休息,万物应当收敛,像龟缩一样退居闲暇,美好而没有事端,所以叫做大驿土;丙戌、丁亥年,气成就万物之府,事情得以圆满美好,阴阳历遍各处,形势处于适宜之中,所以叫做屋上土。

我看见路旁的土能播种繁殖各种谷物,午未对应的方位和时节,大概就是它在盛夏生长养育万物的时候吧?大驿土能通达四方,申酉对应的方位和时节,大概就是它得到同类相助而顺利亨通的道理所在吧?城头土有修筑堤防的功效,王公大臣依靠它,建立国家来保卫百姓;壁上土彰显着粉饰的作用,臣民百姓借助它,得以安居生活;沙中土是最滋润的土,土滋润就能生长万物,所以它在未时(齐未来指未时)发挥作用;屋上土是成熟的土,成熟的事物趋于静止,所以它固定在一处而不迁移。土处于五行之中,履行承载负载的使命,掌握养育万物的权力,天地人三才和五行都不能缺少它;它处于高低不同的位置都能得其位,在四季中都有功劳。金得到土能变得锋锐雄刚,火得到土能光明照耀,木得到土能更加英华越秀,水得到土能不泛滥成灾,土得到土能使庄稼收获更加丰厚。土聚集在一起不分散,必定能形成山,山是高耸的;土分散开来不聚集,必定能形成地,地是平坦的原野。土的用途无穷无尽,滋生万物没有极限,土的功用真是太大了啊!五行取象,都是通过相互对应来区分阴阳,依据始终变化来明确其变化规律。比如甲子乙丑与甲午乙未相对,一个是海中的水与土(甲子乙丑海中金,可理解为海中水土相关),一个是沙中的土,这是水土的区别,阴阳的划分;壬寅癸卯与壬申癸酉相对,一个是金泊金,一个是剑锋金,这是金木的区别,刚柔的差异;庚辰辛巳与庚戌辛亥相对,一个是白蜡金,一个是钗钏金,乾巽是不同的方位,它们的形态和颜色各不相同;壬子癸丑与壬午癸未相对,一个是桑柘木,一个是杨柳木,一个弯曲一个柔软,形态质地有很多差别;庚寅辛卯与庚申辛酉相对,一个是松柏木,一个是石榴木,一个坚硬一个辛辣,性质味道截然不同;戊辰己巳与戊戌己亥相对,一个是大林,一个是平地,一个繁盛一个衰败,巽乾是不同的方位;戊子己丑与戊午己未相对,一个是霹雳火,一个是天上火,如同雷霆挥舞鞭子,日月一同照耀;丙寅丁卯与丙申丁酉相对,一个是炉中火,一个是山下火,火旺盛会焚烧树木,金气旺则火会熄灭;甲辰乙巳与甲戌乙亥相对,一个是覆灯火,一个是山头火,一个含藏光芒怕风,一个光芒投射到艮位(东北方位);庚子辛丑与庚午辛未相对,一个是壁上土,一个是路旁土,形态有聚集和分散之分,类别有生死之别;戊寅己卯与戊申己酉相对,一个是城头土,一个是大驿土,代表东南西北不同方向,处于坤艮正位;丙辰丁巳与丙戌丁亥相对,一个是沙中土,一个是屋上土,干燥和湿润相互作用,体现着变化的始终。

无论是从圆形视角看还是从方形视角看,都离不开五行的旺相死休状态;根据近处的情况去推断远处的情况,也逃脱不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规律。用干支来对应五行,依据阴阳理论来明确事物的始终。自然天成与人力因素相互结合,五行的生旺死绝等情况都要一并考虑。唉!六十甲子,圣人不过是借助其表象来阐明其中的道理,而五行的性情、材质、形色、功用等无不被详尽阐释,天地造化的奥秘也没有丝毫遗漏了。